媒体:湖北红会,现在还道个屁歉!事儿得说清楚(组图)

新京报/金错刀 0



文/金错刀频道 张一弛



-天黑请闭眼,平民和企业请捐口罩。

-湖北红十字会请睁眼,请发口罩。

-天亮了,口罩没了。

这几天,在前线正团结一致跟病毒打仗的时候,作为后方的救急物资保障的红十字会却上演了一场真正的狼人杀。

昨天下午,湖北红会一边自称“痛心、自责和内疚”时,另一边的武汉红会又实力打脸,做出了一波硬核的操作。



央视记者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存放物资仓库进行探访,不光被保安硬拦,甚至直接被红会保安“掐断”的央视直播,赶出了门。

但连央视的直播都敢掐断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但武汉红十字会做到了。

第二件事更魔幻,在前线物资持续紧缺时,一名司机却不费吹灰之力就从武汉红会仓库,提取了一箱3M口罩到车上,要给领导送去。



一边是快捐空了的韩红基金会和急疯了的全国人民,另一边却是漏洞百出的红十字会。

中国红会的口碑,就快要被这些人败光了!

1

除了口罩,

红十字会要说明的问题还很多

湖北和武汉红会为什么这次会被盯上?由于最近红会的做法实在有点失控,以至于很多人都是忘了他是怎么被骂上热搜的。

刀哥先带大家捋一下。

自从武汉封城以来,全国各地的人都想尽办法支援武汉,各种捐款、口罩、医疗用品源源不断寄往武汉。

2020年1月27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所有捐赠的物资一定要通过红十字会,避免在疫情防疫防治过程中,由于混乱被人钻空子。



大家响应号召,从个人到企业都通过红会疯狂捐款,但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太对:这边越捐,武汉越缺。

武汉协和医院、中南医院等一线医院先后发布对外求助:物资不是告急,是没有了。大家也急了,心想这怎么是个黑洞捐不满?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外界捐赠的物资不够,还是对接环节出了问题?

这一查,就查出来了三件大事。

为了帮助武汉人民渡过难关,山东寿光无偿捐赠350吨新鲜蔬菜,并且山东承诺,将持续供应武汉优质价廉蔬菜10-15天。



但武汉红会是怎么处理这些蔬菜呢?全给卖了。

山东人民心寒啊,这第一批蔬菜,我们山东是捐赠的啊,是无偿捐赠的啊!红会就这么把我们的爱心当商品出售?

结果这一质疑引来了红会更冰冷的回复,十分强硬的否认了“寿光捐赠蔬菜”,“任何单位、任何个人”这严厉的措辞就差明着说:山东没捐蔬菜了。

那么,350吨新鲜蔬菜凭空消失,谁在说谎呢?



除了把救急的蔬菜卖了,最紧缺的物资——口罩的流向匪夷所思。1月31日,武汉红十字会官方微博发布公示信息,在1月22日-28日接收的社会捐赠物资分配中,有36000个N95口罩流向了两家医院。

武汉仁爱医院和武汉天佑医院分别拿到1.6万个N95口罩,并共同拿到36万元捐款——这家没有设置发热门诊,以整形、生殖健康为主的私立医院。

而正在与非冠病毒疫情殊死搏斗的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却只拿到3000个普通口罩,被逼无奈再次向社会紧急求助。



(图源于微博@黑夜之暗滚雪球)

既没有呼吸科、也没有发热科,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半点关系,他们凭什么拿走医务人员1.6万个口罩?

不仅乱分配物资,最要命的是,大家捐的钱红会也花不出去。从1月23日,武汉市慈善总会就发起了筹款项目,一直到1月30日,已筹金额达到5.5亿元,却一分钱都没花出去……



也就是说,从23日开始,湖北确诊人数开始爆发,而在宝贵的黄金隔离时间中,这些救急捐款,一直安静躺着,纹丝不动,既没有分批捐出去,也没有购买物资囤积……

还有武汉红十字会的做法,刀哥也同样看不懂。

从1月22日-1月28日,累计收到捐款3.9亿元,然后一直到1月30日,才拨付了5000万元给疫情防控。

近4亿捐款,已拨付的仅5千多万,占据捐款的比例仅为14%,什么效率?剩下的3.5亿元,可能是想留到2021年春节吧。



前方持续吃紧,后方却一直紧吃,红会的信任危机终于爆发了。

2

信任危机爆发,

红会做了两件事儿

应对信任危机,红会做了两件事儿:第一,尽力圆谎。我们知道,只要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圆谎。如果说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那么湖北省红十字会则是重新定义了“更正说明”。在更正说明中,轻描淡写的将信息更改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连口罩数目都搞错,这个组织水平,让人怎么放心的下?



当然,数字不是重点,红会更正声明的还有别的目的。

随后,武汉红十字会方面再次回应,称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登记错了,分配给莆田系的口罩不是n95口罩,而是kn95口罩。

大意是此口罩不是彼口罩,因为不符合前线医务人员的使用标准,正好两家莆田系医院也声称紧缺物资,申请救助,所以他们就将这批捐赠物资分配给了两家莆田系医院。



可是网友也不是好糊弄的,很快专家也发言了:N95口罩是中国标准,KN95是美国标准,效果是一样的。

官方尽力圆谎,湖北红会员工的圆谎能力也绝不拖后腿,回应的理由更是令人错愕:

这批口罩可能是北京一家爱心企业的定点捐助,红十字会没有改变捐赠人意愿的权利。

医院不分三六九等,凭什么不能给仁爱医院?

前线打仗,子弹都分给炊事班。利益三六九等,一线最后一等。有错不改,还要强词夺理,打马虎眼,湖北红会真的把我气笑了。



不止是口罩问题,仔细研读了这个红会捐赠发放的Excel,条条有问题。

比如第一条河北以岭药业捐赠的,莲花清瘟胶囊24粒装,13.5万盒折合500万元,我们自己买只要15元钱一盒,这个拿的是河北以岭药业的出厂价,居然折合37.5元一盒,也是工作失误吗?



第二,拼命喊屈。

一位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在微博上写道,向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定向捐赠的9840副手套,在武汉红十字会签收第四天的时候,依然没发放到医院。

打电话给武汉市红十字会得到的回答是:“物资太多没办法去找。”

这时候,武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耘就开始喊屈了:

武汉市红会只有十个人,湖北省红会有二十多个人,人手非常紧张。武汉市政府非常重视,统计局给我们搞了三十个人,专门负责物资清点、登记。否则我们一共十个人,怎么也搞不了。经常网上有人骂我们,挺委屈的。



不仅一边委屈,还一边甩锅。

南方周末在采访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时,直接质问了效率问题,红会的回应是:“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发”。

谁负责发呢?红会把责任推给了卫健委。

可到了武汉卫健委这里,工作人员则说,医院每天提交需求给卫健委,具体分配仍转由红十字会负责。

一线的防护服都已经穿五遍了,后方还叫得出委屈。



即使外界有人通过别的慈善组织来进行捐赠,最终也要通过官方指定的五家机构(湖北省红十字会、湖北省慈善总会、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慈善总会、武汉市红十字会),接收后再统一发放,这是一个死循环。组织效率低下,领取方式也不做改变,最终逼着外界民众和九省物资绕过红会直接点对点邮寄。



一次次没有及时送达物资,一次次推诿责任,至此,红会的口碑彻底崩塌。

3

要想摆脱信任危机,就别把时间浪费在道歉上

调拨不及时,不应该成为道歉的借口。工作没做好,是因为流量暴增,超过预期,大家瞎捐赠的种类繁杂标号太多,分配工作要慢慢来。

这样的道歉,无异于甩锅于上,诿过于下。

刀哥认为,要想摆脱信任危机,就别把时间浪费再道歉上,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效率!

防疫如救火,口罩、防护服,都是解燃眉之急的物资,人们恨不得刚把钱捐了,那边就迅速转化成一个个口罩、一件件防护服。

一名柬埔寨浙商,由于买不到口罩硬核买下整个口罩厂预计日产10万只寄回家乡。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林生斌,于1月28日向杭州红会捐赠了5000个口罩总金额9万元。



韩红说的很实在:我一个捐赠人可以接受你索取的所谓的管理费,但是不能容忍你把我捐赠的东西放在仓库里,让大家干着急。



一边是低效的物资调拨,一边是着急的求助。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考虑适当作出一些调整?

比如,适当放开绿色通道,让民间的基金会能以最小代价、最小成本,快捷地把物资运到前线。能否先筛选出可靠渠道的货源,直接下发到医院,赶紧让一线医护人员用上?二是公开透明!在紧急情况下,武汉红十字会回应三天一公示的做法,杭州红十字会都急了,专门做个示范给武汉看。

捐款收支每天都在《杭州日报》上公示,并同步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上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



而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只能通过公开链接看到捐赠信息,却查不到支出信息,而做好信息公布是维护信任最简单的方式。



跟病毒打仗,前线不怕流血,但怕血白流。后方的人民,不怕要使劲儿,就怕有劲使不上。

面对这场不能输的战争,我们的意愿其实很简单,就是想看到慈善组织的实时进展,看到最真实的一线情况,看到自己的捐款和物资能顺利到达前线的战士手里。

如今,红会的仓库依旧堆满未分配的捐赠物资。人道、博爱和奉献,不应该成为挂在墙上的口号;痛心、自责和内疚,不应该成为效率低下的借口。

慈善机构最后的底线,也不能就这么失守!

新京报:五问湖北红十字会,“痛定思痛”后这些情况仍待澄清

新京报讯(记者 吴为 马瑾倩)今日下午,湖北省红十字会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捐赠物资分配有关情况的说明,解释其在1月26日协调捐赠给武汉仁爱医院1.8万只口罩,给武汉协和医院3000只口罩一事。

其说明中称,“会党组作出深刻检讨,并将对直接责任人依纪依规追责”,“省红十字会将痛定思痛、举一反三、认真整改”。

湖北省红十字会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捐赠物资分配有关情况的说明。网站截图

记者发现,近日来,针对湖北省、武汉市及省内一些地方的红十字会的质疑声不断,如捐赠物资因未付邮费被拒收,分配捐赠物资不公,一些已到捐赠物品积压、分发效率不高等问题。而红会各级组织的解释说明却总“不尽如人意”。

昨晚,湖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李强坦言,捐赠的和急需的物资没有很好地对应。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也明确要求,湖北省内各慈善机构每3天发布接受捐助的情况,并在网上公布具体分配情况。

一问:

分配捐赠物资到底谁说了算?

引发争议的是红十字会于官方网站发布的一则《物资使用情况公布(一)》。这份公布显示,协和医院获得了3000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和武汉天佑医院一共获得了36000个N95口罩。

协和医院是武汉61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之一,同时是湖北省市联合医疗救治专家所驻地之一。而武汉仁爱医院则是一所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的二级综合医院,不在武汉市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名单之列。

连日来,公众质疑此番分配不公的焦点之一,就是分配给哪家医院多少物资,由谁说了算。

按照民政部1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动员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要求,慈善组织为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除定向捐赠外,原则上服从湖北省、武汉市等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调配。

那么,这一次捐赠给协和和仁爱2家医院的物资,是不是“统一调配”的结果呢?记者联系武汉市卫健委,未获得明确答复。

今日下午,在湖北省红十字会的说明中,对于给仁爱医院的捐赠,湖北红会解释:“2020年1月26日下午,我单位收到一家爱心企业捐赠KN95口罩3.6万只的意向。KN95口罩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用品清单目录内,我单位根据1月26日上午仁爱医院等单位的紧急求助信息,协调捐赠方于1月27日下午由捐赠方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只、仁爱医院1.8万只口罩。仁爱医院在1月24日以前,设有发热诊室和隔离观察室。”

而对于协和医院获得捐赠的口罩则表示,这是一次定向捐赠——“2020年1月26日,一位爱心人士定向捐赠协和医院3000只口罩。”

对于捐赠的口罩到底由谁分配的问题,这份说明仍然未予明确解答。公开信息显示,武汉市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武汉市红十字会的职能是接受社会的捐赠,但是它没有权力去决定物资的发放和分配。在物资发放这块,不会说我们想给谁就给谁,所有的分配由卫健委和防控指挥部来决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郑功成认为,这些质疑“暴露了当前慈善组织与慈善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公信力不足、信息披露不充分、运行机制不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欠缺等,这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公众的愿望。”

二问:

为什么医院口罩“紧平衡”,而大量物资堆放仓库?

对于医院到底缺不缺口罩的问题,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昨日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的医用物资现在都在一个“紧平衡”状态,所谓“紧平衡”状态就是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能充足。

“就协和医院来说,可能也和我们其他医院一样,可能现在还有,大家担心两个小时以后还有没有,三个小时以后有没有。”马国强说,湖北省和武汉市在中央前方指导组和国务院各部委全力帮助下,多方筹措这些医用物资。

与抗疫一线的物资“紧平衡”相对应的,是大量物资存放在仓库的情况。公开报道显示,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南路的国际博览中心A馆被临时征用为“仓库”, 大量捐赠物资必须集中转运到这个仓库;同时,疫情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仅物资搬运组就至少有60人。

“现在问题的核心是要想办法精准配送,提高效率。我们其实在飞机上就把很多单子精准分到各个医院,但是现场一看,发现有些货物不是我们要的,有些货装得不规范。我们建这个仓库就是希望能够有计划,不能老是等米下锅。”负责指挥调度货物紧急派送工作的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表示,“我们需要什么、是什么型号,都很具体。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所以大量捐赠物资都是民用的。”

在31日晚举行的湖北新型肺炎防疫发布会上,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李强也解释,红十字会在官网上发布了急需的物资,捐赠的物资和这些急需物资的品种、型号、标准不完全一致。同时,他也坦言“我们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差距。比如说,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郑功成认为,出现大量捐赠款物不能及时得到使用,而各个医院却不得不各自求援的被动局面,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多方协调机制。

不光是抗疫物资,武汉红十字会捐赠款项的使用效率,也引发公众质疑。

数据显示,截至30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已接收27笔社会捐赠的各类防疫物资,累计接收社会捐赠资金6.0808亿元,目前拨付1.5859亿元。截至31日12时,武汉市慈善总会共收到社会捐款超过25.8亿元。目前,只公布了首批非定向社会捐赠款8.4191亿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目前武汉运转接收款物量已经远远超过几家机构的运转能力。“机构可能一年都调配不了这么多物资,几十万件物资,即便是饱和运转也难以实现。”

郑功成表示,“合理的措施应当是由当地主管部门或慈善行业组织建立统一的接收捐赠与需求信息平台,然后再据需及时分配善款善物。”

三问:

定向捐赠的物资不需要调配,为何也配送迟缓?

如果说捐赠物资因需求信息汇总、调配程序等原因,在分发上需要时间,那么定向捐赠的物资是不是应该能够“货到即发”呢?

实际上,也不然。

一位捐赠者王小姐从上海发货,通过武汉红十字会向武汉市黄坡区中医院定向捐赠9840副手套。物流信息显示,27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已经签收,但保持联络的定向医院工作人员称,迟迟没有收到捐助物资。

多次电话联系,对方接听后的回答是——“物资太多,没办法去找。”

1月29日晚,王小姐将情况通过微博发布,希望有关方面关注解决。30日晚11点,武汉红十字会主动与其取得了联系,并当晚联系好车队,第二天一早将物资送往医院。

31日上午10点多,王小姐收武汉红十字的反馈,包括物资接收证明等照片,表明医院已经收到了这批手套。

一位地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一般定向捐赠直接由红十字会送达。如果出现类似武汉红十字会“因为量实在太大,一时运送不到”的情况,受捐方可携带公章和接收证明前来领取。

武汉红十字会捐赠热线建议,目前捐赠最好不要选择定向捐赠,需要签订协议,联系分配等流程也相对繁琐,建议通过不定向捐赠的方式,由武汉市卫健委统一分配,及时解决最急缺物资医院的需求。

四问:

捐赠因邮费未付而被拒,接受捐赠有无规范流程?

近日,向湖北一线医院捐赠2000个一次性口罩,因邮费未付而被红十字会拒收一事,也引起社会关注。

北京的爱心人士小何获悉湖北麻城市人民医院缺乏医疗物资。于是,她将此消息发至朋友圈。随后,有爱心人士愿意认捐这笔物资。按照规定,捐赠医疗物资不能直接发往医院,必须统一发往麻城市红十字会。小何便联系了广东一家口罩生产厂家,订购了2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价值将近3000元。

据媒体报道,31日上午9时9分,快递员开始投送捐赠物资。但一小时后,却“因收方客户未支付相关费用”而投送失败。快递员向媒体表示,该快递邮费是货到付款,因麻城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不能支付邮费,所以拒收了该货物。

小何请北京快递员帮忙,从快递公司内部查到了快递员电话,并转账了179元快递费。邮费支付后快递系统显示:5分钟后,这批口罩被麻城市红十字会接收。

之后,麻城市红十字会给小何发来的“接收社会物资捐赠函”显示:接收口罩2万个。落款还盖有麻城市红十字会的公章。

先是因邮费未付而捐赠遭拒,付了邮费后捐赠数量又从2000变成2万。这样的捐赠经历引发质疑。

今日凌晨,麻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向社会回应,指挥部已责令麻城市红十字会立即撤销“20000只口罩接收函”,进行书面致歉,并将根据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那么,红十字会接受捐赠有无具体的规范呢?如遇到此类未付邮资的情况,是否会再次出现捐赠被拒呢?

一位地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该会接受物资流程:捐赠方需提供购物发票,证明其捐赠物资来自市场上的正规渠道,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捐赠方为企业的,需要核实企业营业执照等,确认其是否为正规企业;捐赠方为个人的,需要核实其身份。接收物资后,捐赠物资数质量需要进一步核查相关合格证、来源渠道是否有效,捐赠意向是去哪里。

目前正值新型肺炎疫情艰难时期,该地红十字会接收到的大部分物资,捐赠去向皆为武汉。该工作人员介绍,在确认捐赠物资和捐赠意向后,会与湖北武汉等地红十字会取得联系,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发往当地。而为了提高效率,目前该地红十字会改变了接收物资、转运入红十字会仓库的流程,改为工作人员前往物流现场,现场验货明确物资数质量合格后,即办理转运手续,直接发往武汉。

而针对如果产生邮费到付的情况,该工作人员称,目前该地区还未出现过这一情况。“目前形势,红会工作人员一点马虎不得,不可能出现刁难、故意给捐赠方出难题的情况。”

五问:

红会如果力量不够,其他社会组织能否参与物资捐赠工作?

民政部1月26日发布公告,明确五家慈善组织负责接收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分别是湖北省红十字会、湖北省慈善总会、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慈善总会、武汉市红十字会。

然而,这5家慈善机构的调运效率却遭受了质疑。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分别只有20多名、10多名工作人员。从23日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第三号通告以来,武汉市红十字会仅有的11个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取消年假,24小时在岗,另外招募了近50位志愿者,也是24小时轮流加班。

1月31日晚,针对红十字会接受了社会捐赠的大量物资,而医院还是缺少物资的情况,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李强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耗量大于供应量。第二个原因是,捐赠的物资和急需的物资不能很好对应。李强表示,“红十字会的工作也存在问题,比如周转不够快。我们接下来会加以改进。”

然而,病毒不等人、疫情不等人,如果红十字组织自身的力量和协调机制难以应对当前的疫情,其他社会组织能否参与物资捐赠工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是依靠财政拨款,不是靠社会捐助运行的,但当正常机制不能解决紧急需求的时候,医院有权向社会求助。

“按照慈善法,社会公募只有慈善组织能做,但慈善组织不分类型,没有限制。”贾西津说,不论是慈善法还是一级响应相关预案规定,政府限制慈善组织主体,是没有权力依据的。同时,限制接收主体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导致更少的人行动、出现物资堆积、降低运行效率,很可能无法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贾西津认为,效果上讲,政府物资调配与社会力量参与的作用是完全不同。政府作用是集中、聚焦,解决重点问题,而社会组织多元,有发散的信息渠道,可以关注政府指挥部关注不到的角落。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不是资源总量的问题,而是机制特点功用不同。

郑功成则表示,在重大灾难面前,社会公众的捐献热情被空前激发,但单个慈善组织往往缺乏对相关资讯的充分了解,如果没有信息共享平台与多方协调机制,不仅无法确保慈善行动的快速与有效,而且可能导致慈善资源低效甚至浪费。必须建立健全的慈善协作机制,在信息共享、资源协调上下真功夫。

新京报记者 吴为 马瑾倩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915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