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银行门口排长队 老人为何不要利息也要取钱?(图)

网易 0


中国向来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特别是老年人很喜欢往银行里存钱。但是最近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全国各地发生了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大量的老人扎堆到银行排队取钱,有些老人甚至把自己定期的钱都提前取出来了,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老人宁愿放弃利息,也要把本金取出来呢?



根据一些媒体报道,在今年1、2月份,全国很多地方的银行门口都排起了长队,特别是一些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小的银行、信用合作社什么的。大部分去排队取钱的都是老年人,他们之所以会去排队取钱我认为有4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这些老人可能担心小地方有暴雷的风险,毕竟去年银行界发生了一件影响力比较大的事情,那就是河南村镇银行的事情。于是很多老人都开始担心自己存在银行里的钱是否安全,如果是中农工建交这样的大银行还好,但是要知道全国中字开头的银行,也就中农工建交这5家了,而城商行有100多家,民营银行有18家,更大部分的银行都是农村的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加一起能有3000多家呢。那么把钱存在这些地方小银行里的老人们可能有个别的就会担心存款安全问题,特别是老年人把钱看得比较重,会不会也像以前一样出现什么暴雷的问题?

当然,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性的,但实际概率是特别低的。退一步讲,哪怕就算银行破产了,咱们也有存款保险制度,可以给你赔付至少50万的存款额度。可能有的老年人他在某家地方小银行存了超过50万元,再加上老人对钱看得很重,可能觉得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安全,于是想把钱取回来一点放在家里,或者是多分几个银行,再不就是存在大银行里,我觉得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正常情况来讲,银行里的钱还是很安全的,像河南银行这种它是极为个别的个例。但是老年人毕竟比较谨慎,攒了一辈子的钱,看得比较紧,所以说他们的这种排队取钱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再看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银行的利息其实是一直在走低的,比如说大额存单的利率已经连续三年不断下降了,而且还比较不好抢,有的得提前预约。而且起存额度也越来越高了,所以说存款对老年人的诱惑力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回想五六年前的时候,存款利息都能达到4% 、5%的样子,要是十年前那银行的利息更是比现在很多理财产品都高。那时候很多老年人为了追求银行的高利息,喜欢把钱存银行赚利息,而有的也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去买一些理财产品。但是现在利率下行,利息收益没那么诱人了。

而且疫情之后,很多人发现钱可能不太够用了,比较缺钱,而且花钱的地方也变多了,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所以有的人想想,干脆就别存在银行了,得取出来补贴家用。特别是老年人,年纪很大了,他自己可能也知道很多钱以后也用不上太多,这个时候子女可能在疫情之后,工作不是很好找,单位效益可能也不是很好,工资不太多,带孩子、还贷款并比较辛苦,所以这时候一些积蓄比较多的老年人就多取些钱,补贴下家里的年轻人和后辈。



再来看第三个原因,那就是现在的社会其实存在一定的通胀的,虽然说我国的通胀率不是很高,也比较稳定,但是钱贬值的速度肯定是要大于你银行存款利息的增长速度的,也就是说钱要是不及时花,躺在银行里久了是会越来越贬值的,价值缩水。特别是现在钱的贬值速度是比以前要快一些的,毕竟美国从疫情以来大印钞票,印了将近6万亿美元。它疫情这两三年印的赶上过去40年印的总和了,这么多钱流向全世界,引起大通胀,尤其美国通胀的特别厉害。去年欧美很多发达经济的通胀都是接近10%的,如今在他们疯狂的加息下能降了一点,但是也有百分之六七的样子,我们说大于5%就算恶性通胀了。

当然,我们国家因为抛售美债以及制造业底子比较深厚,所以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我们的逆调节手段也比较多,国家能够一定程度上够帮老百姓减轻通胀的压力,但是或多或少还是会贬值的。所以钱该花就取出来花吧。



我们再看第四点,那就是自从疫情放开管理后,会发现老年人的身体对于新冠是比较敏感的,他们在感染后可能症状比较多,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比如吃更多的药或者营养品,严重些的还要住院比较久,用上一些高端的医疗设备,这些都得花钱。而且根据张文宏预测,说第二波疫情很可能会在5、6月份到来,那么老年人得做好相应的准备,以防万一。而很多老年人没有用手机的习惯,也不会用银行转账,所以为了以后看病买药住院或买营养品更方便,就是把钱提前取出来,以备不时之需,多吃掉好东西提高抵抗力,或者是如果发生了感染,可以第一时间到医院去,住院也好、打点滴也好,关键是得及时治疗,这些都得花钱的,兜里有钱心里才能不慌。

最后我想说,只要不是在同一段时间内、大量的人去取大量的钱的话,一般银行是不会出现挤兑的,没什么问题。而且大家取钱都是比较分散的,不是说仅仅只去一个银行取,而是说多发的,最近大家可能比较缺钱,对于现金的需求比较大。



其实要我说,现在有钱真的是赶紧花,特别对老年人来说,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说不定哪一天自己还来不及跟这个世界说再见就走了,得有60%—80%的人,把大量积蓄都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所以能多享受就多享受。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子女后代还能够自食其力的情况下,其实也不用存太多钱,多给自己多花一花,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多享受一下生活。

我们说花了的钱才是自己的钱,不然就是银行的钱或者别人的钱。特别是现在通货膨胀严重,钱可能每年都会以百分之五六的速度在贬值,你今年不花放到明年、后年就相当于少了很多。而今天买了东西,你吃了喝了用了享受了,那才实实在在的变成你的了。希望老年人们能够看得开一些,豁达一些,别钻进钱眼钱眼里就好,人生还能再有几个十年?该取出来花就取出来花。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9253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