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之王”7年不吃不喝不动 12年才交配一次(组图)

全知视角 0

欧洲大陆因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所以欧洲自然地理的一个特点就是水平轮廓破碎。同时由于地质运动的原因,很多山脉之间隐藏着很多洞穴。迄今为止,仅在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地区,就发现了超过12000多处洞穴。




在千百万年来,这些洞穴在滴水的侵蚀下,形状逐渐发生了变化。目前记录到欧洲最长的洞穴为25公里,此外还有很多尚待洞穴发现。而在斯洛维尼亚的一些洞穴中、深不见底的水潭中,生活着一种奇妙、稀有的两栖动物——洞螈。

有“洞穴之龙”之称的洞螈,眼睛退化看不见,终生幼态!

洞螈(学名:Proteus anguinus),也叫盲螈、盲眼洞螈,也被当地人称为“人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洞螈科-洞螈属物种。它们主要栖息在阿尔卑斯山脉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脉中,但目前最易发现它们的地方还是在斯洛维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喀斯特地区下的洞穴中。



洞螈是世界上最大的穴居动物,也是欧洲唯一的穴居脊索动物。其身体如一条白皙粉嫩的小蛇(终生幼态),体长为20到30厘米,最长个体长度可达40厘米。身体上覆盖着一些羽毛状的鳞片,可以像鳗鱼一样游泳,无论在水下还是在地面都能够呼吸。



由于常年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地底,它们的眼睛已经退化看不见(完全没有视力那种,出生时会有眼睛,但会慢慢退化并藏在皮下),但听觉和嗅觉敏锐。可以靠嘴巴周围的凹痕感知外界的动静,并能检测猎物发出的微弱电流。

据悉,洞螈至少在地球上存活了1500万年,而最早被人类发现是在17世纪,被自然学家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1641-1693)发现。当时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以为找到了“龙”的幼体(baby dragons),后来这哥们在他的地理巨作《The Glory of the Duchy of Carniola》中一本正经地表示,这些“龙宝宝”会在大雨中腾飞,变成巨龙......后来在18世纪,科学家们初步对洞螈研究并将其命名为“普罗透斯(Proteus,一个蛇身的希腊海神的名字)”。



ps:洞螈中还有一种为黑洞螈(亚种)。但是黑洞螈有眼睛,且皮肤含有色素,所以看起来没有洞螈那么神奇。

“宅”的最高境界:可不吃不喝达7年多,平均交配周期约为12.5年一次!

洞穴环境对人类来说,依然是个保守着许多秘密的世界。不过洞穴环境普遍缺少食物,为了生存,洞穴动物的新陈代谢和抗氧化能力都要比其他物种强上一大截。



早在2011年发表于英国《生物学快报》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在1958年,科学家开展了一项洞螈研究项目,当时抓了一群年龄约10岁的洞螈进行观察。没想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群洞螈没有发现有任何衰老的迹象。”因此认为洞螈可以坚持10年不进食,寿命推测长达100年(尚未证实)。

由于此前对洞螈的生物认识和行为都是基于实验室,于是研究人员试图研究它们在自然栖息地的状态是怎样的。根据最新发表于《动物学杂志》(2020.1.28)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野外一只洞螈在完全静止的状况下,竟然存活了7年之久。



来自英国和匈牙利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波黑一处洞穴中,追踪了19只洞螈在自然栖息地的活动。团队通过“捕捉-标记-再捕捉”的方法潜水抓获后在其尾鳍植入追踪标记并精确放回捕获地点,以及定期进行检查。这19只洞螈个别只观察了28个月,而个别则已经观察了8年。

近8年(2010-2018)的观察表明,这群洞螈最活跃的个体在230 天内移动了38米,大部分洞螈每年只移动 4.8米,但其中一只“olms(奥尔姆斯)”表现出极度的静止,在长达2569天里(约7年又个2星期)没有移动一寸。世界上没有多少动物可以没有食物和不运动,但这只洞螈竟连续数年不吃不喝不动,同时仍然活着,它或许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

洞螈:看看我的记录,你们还好意思叫“宅男”、“宅女”么?

另外团队观察研究发现,它们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而在它们决定进食时,它们可通过敏锐的听觉能力寻找一些小虾和其他水生动物作为食物。因此团队认为它们可以生存超过100年,通过减慢新陈代谢并限制运动,从而有效地节省能量,因此每10年只需吃一顿就可以了。



团队中来自匈牙利罗兰大学的巴拉兹(Gergely Balázs)表示:“它们寿命长,能抵抗极端的饥饿或缺氧状况。虽然失去了视力,但仍然拥有许多发达的非视觉感觉系统,可以有效地定向。”

但当您考虑到它们没有天敌时,就更容易理解这些洞螈的“静态”行为,尽管这种惰性是地球上其他生物所不能及的。但同时这种“静态”也影响了它们的繁殖周期,根据推测,洞螈的交配周期约为12.5年一次。



▲2013年,在斯洛文尼亚的波斯托伊纳洞穴(Postojna cave)中一只雌性洞螈在水族馆内产卵,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目睹和记录这种古老生物在野外繁殖。

此外团队强调,他们不能就这些动物为何运动这么少提供任何有力的论据,但他们推测是因为长寿和繁殖缓慢导致其将运动限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行动缓慢和生殖周期长的综合表现,意味着这种动物极易受到环境威胁和变化的影响,可将其当成“人类活动如何改变栖息地的敏感指标”。



结语:

洞螈看似脆弱,却很长寿,但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它们常年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黑暗环境里,而且本身就在洞穴环境中称王。在毫无生存压力却食物缺乏的环境里,减少运动节省能量本来就是生命的本能,因此才能把“宅(与世无争)”发挥到极致。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396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