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关要求旅行者停止在行李中放置牛粪(组图)

cnBeta/红星新闻 0

据外媒报道,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周一发布了一则令人惊讶的消息,称其特工人员发现了包装在行李中的牛粪。该机构警告说,旅行者应该停止这样做,因为它有健康风险。这些牛粪可能是在错误地认为它能提供对COVID-19的保护下被运输的。

据CBP称,其工作人员在上个月印度航空公司航班后留下的一个行李箱中发现了两块“牛粪饼”。该行李箱抵达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CBP表示,其农业专家销毁了这些牛粪。

值得注意的是,CBP警告说,牛粪是被禁止从印度运往美国的物品之一。尽管有些人认为牛粪可能提供健康益处(包括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牛粪可能防止COVID-19的发生),但现实是,这些产品有传播口蹄疫(FMD)的风险。

这种疾病在世界各地都有,由于它通过牲畜迅速传播,所以农场特别关注。美国自1929年以来一直没有口蹄疫疫情,CBP警告说,重新引入口蹄疫可能对国际牲畜市场造成破坏。

口蹄疫疫情可能会导致国际牲畜贸易暂时中止,直到该疾病的来源被根除。外媒认为,由于印度的COVID-19疫情,以及该国一些人认为牛粪可以提高免疫力并有助于防止感染,因此对牛粪的潜在分布的担忧比平时更高。

印度变异毒株已在44个国家被确认 专家对牛尿牛粪疗法提出警告

综合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导致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大爆发的变异毒株已经在全球44个国家被确认。印度的变异毒株成为了第四种可能会造成全球性风险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另外,随着印度医疗系统陷入瘫痪,许多求医无门的印度人开始病急乱投医,采用涂抹牛粪、牛尿在身上的方式防疫。印度医疗界对这种毫无科学依据的民间疗法提出了警告。

印度变异毒株已在44个国家被确认

据法新社报道,去年10月,研究人员在印度首次发现了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这种新的变异毒株具有多重变异性,一共出现了13个基因突变。

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B.1.617毒株列为在英国、南非、巴西发现的变异毒株之后的第四种全球范围内“需关注的变异毒株”。根据现有信息显示,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的传染性增强,一些病例出现中和反应降低。



↑印度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现存新冠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全国最多。当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结果比例超过30%。目前班加罗尔封城控制疫情。图据新华社

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冠病毒每周流行病学报告指出,印度发现的B.1.617变异毒株已在44个国家出现,遍布世卫六个全球区域。截至11日,全球流感数据共享平台“GISAID”收到的超过4500个序列显示,已有44个国家发现了感染B.1.617变异毒株的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还收到了另外5个国家的相关报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份报告显示,在截至5月9日的过去一周,东南亚区域则连续9周呈现上升趋势,新增病例较此前一周增加6%。该区域95%的新增确诊病例和93%的新增死亡病例来自印度;上周全球50%的新增确诊病例和30%的新增死亡病例来自印度,印度周边国家的情况正在引发担忧。

另据印度时报12日报道,印度11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348529例,连续三日低于40万人,但当日死亡病例达到创纪录的4205人,这些数据表明该国可能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毁灭性第二波大流行的高峰。

印度医疗界警告牛粪牛尿疗法:或感染其他动物疾病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印度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被疫情击破,许多求医无门的印度人开始相信一些民间“偏方”,将其作为防疫的最后一根稻草。往自己身上涂抹牛尿、牛粪就是其中广为使用的偏方之一。对此,印度医疗界发出了警告,称“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导致疫情的进一步扩大。”



↑有印度教徒往身上涂抹牛粪牛尿以抵御新冠病毒。图据路透社

在印度西部的古吉特拉邦,一部分印度教徒每周都要去一次畜舍,把牛尿和牛粪涂抹在自己身上,试图以此来抵御新冠病毒的感染。印度一直赋予牛以神圣地位,民间将牛粪、牛尿认为是可治病防灾的物品。

早在去年疫情爆发后不久,古吉特拉邦就率先开展了一项旨在验证牛粪、牛尿在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方面作用的临床试验。第二次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古吉特拉邦的许多民众开始自发往自己身上涂抹牛尿和牛粪,认为这种做法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涂抹完之后,等它自然风干,再清洗掉。

印度医疗界对此发出了警告:“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对新冠病毒产生抵抗力,反而还会导致感染其他传染病。”印度医师协会的会长J.A.贾亚拉博士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牛尿和牛粪会提高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那仅仅是人们一厢情愿自己认为的事。如果把牛尿、牛粪涂抹在自己身上,有可能反而会导致动物身上的其它疾病传染到人身上。”如果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防疫方法被广泛使用,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印度国内的新冠病毒疫情。

红星新闻记者 罗天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333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