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失身酒后被性侵:失身酒是怎么变成夜店网红的?

ELLEMEN睿士 0



一首名为《周末晚上来打牌》的rap引起了关注。创作者是一位北外女生,歌词讲述了她在喝完失身酒后被性侵的经历:

 “4月15号tinder和渣男相会,得知都来自北外我卸下防备……我说我不是喝酒的老手,转身便送我失身酒Four Loko……深夜你把我带到你的房间,烂醉如泥的我早已忘记时间。” 据知情网友称,这位发歌的女生已经报警,案件具体情况有待后续调查。

不过,歌词中提到的“失身酒”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此时此刻,如果你在淘宝搜索“失身酒”,页面将自动跳转到“绿网计划”,警示你:“法律规定禁止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信息”。 尽管如此,这并没有阻止“失身酒”的传播,反而更为其增添神秘色彩。在微博、B站、知乎等平台,你也可以发现不少关于失身酒的讨论和测评。于是,失身酒逐渐成为了一种飘在江湖的传说,并成为夜场中颇受欢迎的网红。



“一喝就断片”的失身酒,到底是什么?

《周末晚上来打牌》中提到的Four Loko,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产品,爱喝酒的人大多久仰大名。



早在5年前,Four Loko就在中国风靡一时。

看似人畜无害的包装与口味,与“一罐断片”的神奇效果,为Four Loko俘获了大众的好奇心,以及“断片酒”、“失身酒”、“拣尸酒”等称号。

一些跃跃欲试的人在知乎提问,“Four Loko的酒力有多强?”

几百位网友回答分享了自己喝Four Loko的经历,他们之中的一些喝完感到头晕,但没有出现断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领略到了失身酒的威力: “有明显的失去记忆痕迹” “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晚上一直睡在自家厕所地上” “醉意是突然袭来的,上一秒还很淡定高冷,下一秒就眼神涣散,表情智障状若二哈,这种体验跟一上来就吹了两瓶啤酒差不多” “一罐已经让我在寝室里面又哭又笑,回忆童年,畅想人生,细数多年来失败的感情两小时。一盒牛仔两杯蜂蜜水喝下去醉意没有半点消退,取隐形的时候差点没把眼珠子抠出来。” Four Loko是一款来源于美国的果味酒,名字中的“Four”代表了其中四种主要成分:酒精,咖啡因,牛磺酸和瓜拉那。 发明者是三名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生,他们在毕业前突发奇想,用让人亢奋的咖啡因+让人喝醉的酒精来兑派对饮料,再加上具有抑制神经效果的牛磺酸(牛磺酸也是红牛的主要成分之一),和能够兴奋刺激、催情的瓜拉那,几种成分强强叠加,Four Loko神乎其神的断片效果不言而喻。



曾有人做过换算,一罐Four Loko的威力相当于一整瓶红酒

Four Loko代表了大多数失身酒的套路。

外表甜美无害,花花绿绿的包装,色彩鲜艳的酒水,看起来仿佛是普通果汁或低度数鸡尾酒,不像白酒、伏特加等酒款容易让人产生戒备心理;

“草莓柠檬味”、“西瓜味”、“酸葡萄味”、“柑橘味”、“苹果味”等口味选择,以及添加的水果、甜味剂或香精香料,掩盖了其烈酒的本质,刚入口时不会察觉到危险,不知不觉就会喝多。

等你放松下来,小小贪杯后,失身酒就开始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来,在强烈的后劲作用下,你就会陷入不省人事的状态——并可能会因此“失身”。



把性暗示打在公屏上,失身酒怎么成了网红?

事实上,Four Loko并非唯一的失身酒。 来自比利时的粉象啤酒,源于一句“Seeing pink elephants.”的谚语,这句谚语形容醉酒后产生的幻觉,而粉象啤酒也是如此,其中浅粉色粉象啤酒是著名的失身酒。

一位知乎网友表示,自己平时喝一瓶红酒都没事,“喝了一瓶浅粉(粉象),爬回床上睡了整整一下午,幸亏没在外面喝。”



还有被写进歌里的长岛冰茶。

《可惜我是水瓶座》里那句著名的“要是回去没有止痛药水,拿来长岛冰茶换我半晚安睡”就直言了长岛冰茶的威力。 这款名字很像“冰红茶”的鸡尾酒,其实混合了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龙舌兰酒四种烈酒,再加入冰块、白薄荷酒、柠檬汁等配料调制。喝起来酸酸甜甜,却十分容易上头。



作为一款知名度很高的“失身酒”,长岛冰茶在夜场中成了某种暧昧的社交暗号:如果一个男生给女生点长岛冰茶,或是了解长岛冰茶的女生在男生面前主动点它,也就意味着想要发展一段419情缘。 在其它互联网流传的失身酒名单中,Zombie、丛林果汁、黑俄罗斯、可乐桶、Adios MotherFucker等都是常见的名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失身酒那么猛,为什么还那么受欢迎? 事实上,失身酒正在变相成为年轻人之中的网红。



B站上热热闹闹的失身酒测评 在B站和微博,我们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失身酒测评。

这些测评的套路大同小异:先是夸自己的酒量有多好,标榜自己是“东北女孩”、“内蒙妹子”、“行走的猛男”,然后在喝了一罐失身酒(以Four Loko居多)后,在镜头前迅速断片,并作出一系列疯狂举动,包括大哭崩溃呕吐撒娇昏倒等等。

虽说up主们往往会在酒醒后提醒大家,谨慎饮用失身酒,但事实上,他们在断片后的夸张表现,往往会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与猎奇心理:我会不会也成为那个一罐就倒的人?



喝完纷纷躺倒的up主 @徐不胖不胖了

另外,由于失身酒本身的“性暗示”属性,不少测评也会暗暗打个擦边球。

B站知名up主@敬汉卿 在测评Four Loko前打趣说,“女人不醉,男人没有任何的机会。”



@敬汉卿

不少情侣up主也一起测评失身酒,最后往往以男生微醺,女生断片收场。



@主任王馒头 虽然up主们无心,但观者也许有意:是不是只要给女生喝这种酒,我就能够轻易控制她? 与此同时,不少酒吧和餐饮场所也乐于以吸睛的失身酒作为宣传噱头。 一家天津的精酿酒馆在宣传一款精酿时写道,“女生新晋‘失身酒’,一杯晕两杯倒的小甜甜!”另外一些餐饮场所甚至会把“失身酒”直接列在酒单上。



酒单上写着“百试百灵的失身酒”

 在这些语境下,调侃失身酒、把它捧成网红这件事让人细思恐极,因为失身酒背后那些犯罪事件,从来不是轻松而愉悦的。



被抢劫、强奸、捡尸……一罐失身酒引起的

有时候,各种烈酒调配、外表看起来甜美无害的“失身鸡尾酒”,甚至比高度数酒更加危险。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失身酒”的危险之处在于其中添加了咖啡因、牛磺酸等通常存在于运动功能饮料中的物质,它们会让人保持精力,阻止大脑意识到身体已经醉酒。 外加“失身酒”的外表十分有迷惑性,人在持续兴奋的状态下自然会摄入更大量酒精。 此外,一些失身酒往往混合了多个不同品种的酒,而混喝往往是比喝纯的更容易上头的喝法,同时“失身酒”中气泡所含的二氧化碳会加速人体对酒精的吸收,看似简单平常的成分,就像薄荷糖扔进可乐一样,恶作剧般地为醉酒按下倍速键。 哪怕是在家锁好门窗尝试“失身酒”,都依旧存在醉酒断片对大脑造成损伤的风险。 Four Loko在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整治之前,就曾以12度左右的酒精含量放倒了无数美国年轻人。

2010年中央华盛顿大学的九名年轻人在饮用Four Loko后,因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上升至致命含量而被送往医院;佛罗里达州的一名年轻人更是在连续饮用Four Loko后意识不清,开枪误杀了自己。 知乎用户@王亚晖 分享了自己在美国上学时目睹的三起由Four Loko引起的惨案: “第一次是两个室友喝完以后家里闹得跟被洗劫了一般,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到处是呕吐物,其中有个一斤白酒不倒的蒙古汉子;

第二次是和几个鬼佬聚会,喝多了一群人去主街裸奔,最后有一个小子在警车前大便被抓走了;

第三次是我在图书馆的单间里见过喝趴下的裸男。” 在中国走红后,Four Loko也曾负面新闻缠身。 据南京鼓楼警方披露,曾有四名20多岁的女生因想要挑战大名鼎鼎的Four Loko,于网购渠道购得六罐后,相约在KTV饮用。随后其中三人一醉不醒失去意识,有人进入房间盗窃财物都浑然不觉。最后相对清醒一些的一位女生报了警,警察赶到现场时,其他三人依旧处在神志不清的昏睡状态中。 “真实故事计划”公众号也曾记录过几位年轻人喝了失身酒后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有男生给自己喜欢的女生偷偷灌失身酒,有女生喝了半杯失身酒后失禁,还有女生因为喝了失身酒被认识三年的同学强奸。 和Four Loko能够达成的最终效果一样,很多调制鸡尾酒也变成了一些心怀不轨者对女孩下手的“迷药”。 女孩醉酒后遭熟人威胁、强奸,甚至因醉倒在公共场所而被陌生人“捡尸”回家的新闻屡见不鲜。 所谓“捡尸”,即指喝断片后倒在酒吧等夜场,失去意识,宛如一具不会反抗的尸体,一些男性会在这些场所蹲点,把断片倒在路边的女生带回去发生性关系。

部分男性群体还会通过论坛、qq群等途径传授分享“捡尸技能”,炫耀自己的“捡尸成果”。



原本只是想快快乐乐出门玩的女孩们,常常会因为一杯或许是好奇味道、或许是不好意思推辞的“失身酒”而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在Four Loko让人失身甚至丧命的新闻发生后,美国纽约州、犹他州、密歇根州、俄克拉荷马等州在2010年均已颁布了禁售令。现如今Four Loko整改后已不含咖啡因等成分,作为普通的果酒合法地在一些地区和国家销售。 然而越是禁忌的往往越是诱人。在禁令颁布的2010年,纽约的年轻人甚至曾经自发聚集在广场悼念不复存在的原配方Four Loko,残存的一些余货也一度在黑市上卖出了几倍的价格。 从Four Loko品牌创办初期引导大家在论坛上分享自己的醉酒经历,到中国卖家将“失身酒”作为猎奇概念一炒再炒,年轻人朴素却莽撞的好奇心,和一部分犯罪分子想要以酒“捡尸”的刑事犯罪野心,都让各种“失身酒”从不缺少市场。 就在2016年,Four Loko在中国大火的那一年,一种名为“全裸水”的日本饮料也在国内走红。



这款号称“一瓶昏睡15个小时”的饮料,其实是日本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酷乐仕睡眠水,其中加入了茶氨酸,具有安眠作用。

把助眠水说成是喝了就晕,全裸醒来的“迷药”,睡眠水成了“全裸水”,这种博人眼球的营销手段的确是让这款产品彻底出圈,但其中蕴含的色情意味仍然让人感到后怕。 不过,只要人类的欲望不消失,类似失身酒这样以性暗示为噱头的饮品就永远不会消失。酒本身是无辜的,但是下次在接过一杯递来的酒之前,最好确保它不会成为眼前递酒人的可乘之机。

参考资料:南方周末:走私泛滥的“失身酒”,是噱头每日经济新闻:在美禁售的“失身酒”中国开卖,真的会让人失身?真相让人意外......真实故事计划:喝下失身酒后,她们都后悔了



你有在外喝醉的经历吗?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766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