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过紧日子了!三分之一中央部门财政拨款减少(图)

南方都市报 0



3月28日,中央部门(单位)在财政部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了2023年部门预算。今年在3月28日集中公开时间段公布预算的中央部门共97个,与去年的102个部门相比减少5个。南都记者了解到,个别部门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暂时推迟了预算报告发布时间。从今年已公布的各部门收入总预算看,有5个中央部门今年的收支总预算达千亿元以上,也有5个部门今年的收支预算不到1亿元。此外,在中央连续多年号召“过紧日子”的背景下,今年97个部门全部说明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合理保障重点支出需求等情况。

教育部预算最多 达6147亿

中央部门的收支来源主要来自于今年中央财政拨款、上年度结余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事业收入等。据南都记者统计,今年已公布的97个中央部门收支总预算逾两万亿元,共计约2.37万亿,较去年的2.45万亿略有降低。

从收支总预算数额来看,目前“钱袋子”最多的前十名依次是教育部、税务系统、国家卫健委、国家消防救援局、中科院、国铁集团、科学技术部、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其中有5个中央部门今年的收支总预算达千亿元以上,教育部最多,超过6147.37亿元;其次为税务系统,达到2781.86亿元;国家卫健委达到2687.46亿元。

“钱袋子”较少的部门则包括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记协、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参事室等,上述5个部门今年的收支预算都不到1亿元,中国老龄协会最少,有7142.71万元。

60个部门财政拨款增加 32个部门减少

今年已公布的97个中央部门的财政拨款总额不到7000亿元(6950.54亿元),与去年102个部门的近8000亿拨款(7987.27亿元)相比,缩减了约1000亿元。

从已经公开的数据看,今年60个中央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金额,相较去年有所增加;同时,有32个部门今年中央拨款预算少于去年。

其中,一些部门的财政拨款数额变化是因为机构改革。比如,今年1月正式挂牌的国家消防救援局,由曾经的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两个部门整合而成,该部门今年的中央财政拨款比去年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拨款预算增加110多亿元、30%多。

本轮机构改革中,国家乡村振兴局已并入农业农村部,不过,在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开的部门预算中,国家乡村振兴局的9张预算表还是单独列出的。

此次预算公开,也是银保监会首次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监总局”)名义公开发文。“机构改革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暂按银保监会相关情况公开2023年度部门预算,预算执行中将根据机构改革情况依法依规作相应调整。”公开的部门预算指出。今年,金监总局(银保监会)的收支总预算相较于银保监会2022年度有所减少,不过财政拨款数额略有增加。

今年,财政拨款预算增幅较大的部门还包括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人社部、财政部。供销合作总社今年的财政拨款超过13.6亿元,比去年3.4亿元的预算拨款额增加近3倍。不过,在供销合作总社公开的部门预算中提到,今年拨款预算比2022年执行数减少1.6亿元,下降10.57%,主要是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减少。

人社部今年财政拨款预算达到56.81亿元,比去年增加16亿元,增幅近40%,人社部在公开的部门预算中说明,拨款增加是为了“合理保障博士后经费、国际组织会费等支出需求”。

财政部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超过63亿元,比去年的预算数(46亿元)、执行数(47亿元)都增长超过30%,公开的财政部部门预算说明:主要因为“外交支出中的国际组织捐赠增加”。

降幅最大!国铁集团拨款减少300亿

在中央连续多年号召“过紧日子”的背景下,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数额减少的部门也有所增加,达到32个。

其中,国铁集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降幅最大,减少300余亿元。公开的部门预算指出,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减少,具体款项主要在于今年铁路路网建设预算数为0,比2022年减少394亿元。

另外财政拨款降幅较大的应急管理部、最高人民法院,分别是因为基本建设项目、中央基建投资项目支出减少。

“三公”经费疫情后恢复性增加

过去几年“三公”经费预算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有64.96亿元,比上年有所增长。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各部门因公出国(境)费预算压减较多、基数较低,今年出现恢复性增加,主要用于支持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保障中央部门开展对外交往、参加重要双边多边会议等。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29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增加,增加较多的部门有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外交部。外交部今年“三公”经费预算较去年增加2355万元,主要是因为疫情形势变化,出国团组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三公”经费增加5400余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867.87万元,比2022年增加418.63万元;另外增加的5000万元用于公务用车购置,公开的部门预算中提到,增加原因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公务用车改革完成后,首次更新编制内报废车辆。

此外,今年有11个中央部门压减了“三公”经费预算,57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与去年持平。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各部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从严控制,均不超过上年水平。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减少约16亿元。

焦点

教育部 收支预算首超6000亿,怎么花?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教育部收支总预算创新高,超过6147亿元,比去年增加711亿余元。

同往年一致,教育部此次公布的经费收支,不包括中央财政转移地方用于支持各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的教育专项。

公开的文件显示,教育部2023年收入预算为6147亿元(61473696.46万元),其中事业收入、上年结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都超过了1000亿元。

在教育部所有支出预算中,教育支出占比近七成,预算逾4299亿元,其中4028亿元用于高等教育。

南都记者注意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今年教育部的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有所增加,原因是“因公出国(境)任务增加”;此外,来华留学教育类别的财政拨款预算也比去年增加了60%多。

在教育部2023年部门预算的文件附件中,专门列出了一些具体项目的绩效目标表。

其中,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的项目资金有140亿元(1405199.72万元),实施单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属高校。

上述项目的年度目标包括: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文化传承创新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教育部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数超过1000万元(1362.36万元),比2022年增加500万元,文件中注明,预算上调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疫情防控和对外交往政策调整,因公出国(境)任务增加。其中包括:因公出国(境)费1,048.7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31.64万元,全部为公务用车运行费;公务接待费182.02万元。

另一项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而增加预算的,是留学教育类别中的“来华留学教育”一项,2023年,该项目预算数为9.7亿元(97697.85万元),比2022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3.8亿元(38366.51万元),主要原因是根据来华留学人员实际报到情况安排。

此外,文件中提及,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教育部压减了相关经费,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中的教育管理事务(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该款项2023年预算数为1624.41万元,比2022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436.45万元。

国家卫健委 科技重大项目投入近20亿,同比增近两倍

和去年相比,今年国家卫健委计划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资金。

预算显示,国家卫健委将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安排19.62亿元到科技重大项目上,比2022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78.87%。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是因为新启动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此外也增加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出。后者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65.16%。

在基础研究方面,由于新启动了基础研究项目,2023年国家卫健委计划投入资金12.35亿元,投入资金增幅明显,达23.47%。

今年,国家卫健委再次增加了对卫生健康领域高等教育的投入。数据显示,2023年高等教育项目预算款为6.85亿元,比2022年执行数增加9589.63万元,增长16.28%。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这一项预算已至少连续3年增加。

此外,由于机构改革,部分职能划转至新成立的国家疾控局,今年国家卫健委在公共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方面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都有所降低,分别较去年下降66.42%和100%。

生态环境部 用近800万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防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3年部门预算,在2023年度“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生态环境部拟用795.84万元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防治合作的国家战略等。

该项目年度总目标为:落实领导人关于加强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的讲话精神和联合声明,推动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发表的关于荒漠化治理的联合声明。

同时,落实第八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早期项目收获清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防治合作的国家战略,搭建中日韩+蒙的“3+X”东北亚沙尘暴联防联控合作平台,提出缓减区域荒漠化和沙尘暴的有效调控政策、技术措施、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等,助力区域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防治常态化合作,促进蒙古国国家生态环境改善,与下游日韩携手探索区域沙尘暴联防联控有效合作模式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

该项目要求,最终要形成1份区域沙尘暴源地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管理方案等合作需求分析报告。

另外,该项目还要求开展中国-东盟海上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等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

国家疾控局 首次独立公开“账本”,花900万防控结核病

今年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以来首次独立公开年度部门预算。预算显示,今年国家疾控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不含中央基建投资,下同)为13.84亿元,较2022年执行数增长10.79%。

2021年5月,国家疾控局挂牌。去年2月,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对外公布。今年是国家疾控局成立以来首次独立公开年度部门预算。本次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预算涵盖机关本级、所属事业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所属社团机构中华预防医学会。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疾控局今年在公共卫生方面年初预算为11.66亿元,较2022年执行数增长4.56%。这项预算包括疾控机构年初预算、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年初预算、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年初预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年初预算,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支出年初预算。

其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年初预算较2022年执行数增长30.42%。主要是因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支出增加。此外,原安排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目的经费也调整至本项目统筹安排。

此外,2023年,国家疾控局拟拨款900万元专项经费至“结核病预防控制”项目。其中,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推进及服务体系提升方面预算为348.37万元,在开展结核病防治三大行动方面划拨247.36万元,在开展综合质控工作上预算为304.77万元。

据介绍,“结核病预防控制”是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中疾控负责具体实施的长期实施项目,本轮周期为2023-2025年。

中国气象局 增加预报预测等支出,增幅最高超50%

今年中国气象局在气象预报预测和基建等方面的预算大幅增加,增幅最高的达到57.4%。

中国气象局2023年部门预算显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项预算数为8472.26 万元,比2022年执行数增加3088.16万元,增长57.4%。“气象装备保障维护”项预算数比上一年执行数增加2366.09万元,增长38.4%。

同时,“气象预报预测”项预算为12685.23万元,相比去年执行数增长31%,主要用于加工制作天气预报预警、气候和气候变化预测评估、农业与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预测评价、雷电以及空间天气预警、城市环境气象、海洋气象、交通气象、地质灾害、火险等级预报等气象情报方面的支出。

此外,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中国气象局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交流。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比2022年增加300万元,用于参加的国际气象会议。

声音

信息披露越来越多 预算公开情况说明更完备

预算公开被视作打造阳光透明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强化外部监督的机制性安排。一般而言,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等。

据财政部统计,今年集中公布预算的部门中,有79个部门公开了126个项目的项目文本;有95个部门公开了790个项目的绩效目标,比上年增加63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近年来,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中关于绩效管理的信息披露越来越多……预算公开情况说明更完备,可以让公众了解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

采写:南都记者 宋凌燕 宋承翰 赵霖萱 郭若梅 实习生 柳宇成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60044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