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后冠的“争议钻石” 勾起印度人历史伤痛

联合新闻网 0



英国国王查理三世(或译查尔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昨天举行加冕典礼,一顶后冠上的105.6克拉“光之山”钻石,再次勾起印度人的历史伤痛。虽然这颗钻石最终没在加冕典礼中出现,但许多印度网友仍不忘要求英国物归原主。

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的加冕典礼于台北时间6日晚间在英国伦敦西敏寺举行,此前印度民众一直关注王后卡蜜拉(Camilla)在国王加冕典礼当天,是否会戴上王太后─伊丽莎白二世之母于1937年封后时曾经戴过的后冠。

这顶后冠挑起印度人敏感神经,因为这顶后冠上镶有一颗名为“光之山”(Koh-i-Noor)的钻石,现重约105.6克拉,印度认为这是英国政府在殖民时期强行取走的国宝。

“光之山”据说原重量达191克拉,经英国王室重新切割之后,成为现今的大小;外界估计,“光之山”市值约200亿美元。

根据印度文化部的资料,“光之山”是在印度东部城市玛苏里帕南(Masulipatnam)的矿区开采而出,辗转流落到中亚及次印度大陆多个王朝的统治者之手,后为锡克帝国开国君王朗吉特.辛赫(Ranjit Singh)所得。

辛赫于1839年因病驾崩,随后10年内,锡克帝国二度与英国的战争中落败,1849年签下“拉合尔最终条约”(Last Treaty of Lahore),其中一条写道,“光之山”须交给英国女王。

于是,英属印度总督达豪西勋爵(Lord Dalhousie)从当时才10岁的锡克君王杜利普.辛赫(DuleepSingh)手中取走了“光之山”,并于1850年7月运抵伦敦,作为东印度公司成立250周年赠予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由于传说男性佩戴“光之山”将引来灾祸,因此“光之山”到了英国之后,一直只由王室中女性成员佩戴。外界根据这项传统,猜测卡蜜拉会在查理三世加冕典礼中戴上镶有“光之山”的后冠。

但早在今年2月,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即已宣布卡蜜拉将会戴上另一顶后冠─“玛丽后冠”(Queen Mary's Crown)。印度坊间猜测,英国希望避开敏感的政治争议。

印度一直视“光之山”的外流为历史屈辱,过去曾数度要求英国政府归还,但未能如愿。

观察人士认为,除非英国王室自愿归还,否则印度很难讨回“光之山”,因为它的转手有国际条约做依据。此外,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也声称是“光之山”的主人,使得这个历史纠纷更加复杂。

另方面,印度副总统谭克哈尔(Jagdeep Dhankhar)出席了查理三世的加冕典礼,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昨晚也在推特发文表示祝贺,并期待印英关系进一步强化。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3/05/07/12304177.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