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学者:经济下行 要给民营企业吃“长效定心丸”

中央社 0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中国经济由4月开始下行,而且风险可能扩大,建议政府要多管齐下提振经济,包括给民营企业吃“长效定心丸”,以及依法治提升监管政策的确定性。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6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出席者包括刘尚希。

刘尚希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访问时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原来以为疫情防控转变后经济会迅速反弹,但4月开始出现经济下行迹象,意味着风险可能扩大。

他分析,经济下行背后有多重因素交错。首先是疫情的“疤痕效应”,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损伤较大,连带影响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最终影响一般民众。

其次是房地产市场下滑,“住房不炒”是对的,目前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状态,不少开发商的资产负债表已深度受损,连带对金融部门和民众等产生连锁影响,如民众觉得房产可能贬值而提前还贷,个别区域出现“资不抵债”后,一些人选择“断供”。

第三个是外部环境问题,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及下行,以致中国的出口订单减少。

第四是监管的不确定性,前几年一些监管政策突然推出,对市场造成波澜,“如何在法治的轨道上提升监管政策的确定性”,是当前重大课题。

第五是国企与民企的关系,如在房地产业上民营房地产企业受到影响非常大,国企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分化导致民企的信心更加不足。

在数位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实际上处于领先,现在却后劲不足。“中央反复强调‘两个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但是在现实中,公平竞争原则在国企和民企中还没有真正落实”。

刘尚希表示,民企盘子很大,若民间投资出现负增长,而要靠政府或国企投资,肯定顶不上来。如果民营经济进一步收缩,国民经济可能会加快下行。

他又表示,两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现在还没有真正缓解。目前经济复苏非常艰难,“就像车轮陷在泥地里,走出来会非常吃力。”

刘尚希在访问中提出多项提振经济的建议,包括不确定性的监管政策首先需要调整,要释放出明确的负面清单讯号。

他又指:“要给民营企业吃‘长效的定心丸’,老的‘定心丸’可能不够了。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要有一些真招,不能泛泛而谈,这对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他表示,房地产业需要转型,发展房地产不应都去卖房,应该鼓励房企建设租赁住房,享受政府补贴或由政府购买,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

他又提到,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已经越来越弱,当中国一边大量增加货币供应,货币存量增长达到两位数,远远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另一边存款却比贷款增长更快,对企业和居民“放水都很难放出去”。

他表示,当企业亏损增加,都不愿意贷款,居民都是一样。降息发挥一定作用,但对民企来说资金成本仍然偏高。关键是如何增强对前景的信心,激发企业的贷款意愿。

他又表示,要发挥大的龙头企业如数位平台企业解决就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大企业有信心及开始扩张,自然会带动很多中小微企业扩张。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3/07/07/12404435.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