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爸爸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岁小男孩 现在怎样了?

周冲的文艺馆 0

1

大雪纷飞,你会让孩子在暴雪里裸跑吗?

许多人可能会说:不会。

但有一位家长,就是这样训练儿子的。

他就是被称为“鹰爸”的何烈胜。

这个儿子就是被称为“裸跑弟”的何宜德。

“爸爸,你抱抱我好不好?”

4岁的儿子何宜德冻得瑟瑟发抖。

何烈胜却无动于衷,只是嘴上念叨:“你是最棒的,快趴下去(做俯卧撑)。”

而此时,正是2012年大年初一零下13度的纽约。

中国家庭还在欢度新年。

只穿了一条内裤的何宜德,却被命令在暴雪里奔跑。何烈胜则穿着厚厚的冬衣在跟拍录视频。



视频上传到网络后,立马收获30万阅读量。

“裸跑弟”何宜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此频频刷屏热搜。

2

冰冷的童年记忆,练就一身“铜墙铁皮”

何宜德是一个不足7个月的早产儿。

生下来的时候是三斤八两,单单大脑就有四种病:脑蛋白低下、血管瘤、左脑出血和脑水肿。

医生诊断他可能是脑瘫或者是痴呆儿,可能只能活到3岁。

治疗3个月出院后,何宜德的爸爸决定逆天改命“赌一把”。

听说冷水可以刺激大脑,便去超市买了游泳池。通常婴儿游泳水温控制在40度,何烈胜竟把水温降到25度。

何宜德在冷水里冻得脸颊发紫,第二天就开始拉肚子,而且整晚整晚地哭。

但何烈胜要求第二天继续游泳。

坚持到第五天的时候,何宜德不拉肚子了。

这让何烈胜认为,抗冻训练是有效的。

何宜德四岁时,一家人在美国旅居。美国下起了暴雪,一夜时间,积雪厚度就达到了8英寸,温度骤降到零下13度。

何宜德本来在被窝里睡得正香,却被爸爸从被窝里拉了起来。

何烈胜先是带着何宜德在雪地上慢跑了半个小时。

然后,他让何宜德脱掉衣裤,浑身上下只穿一条小短裤和一双运动鞋,他拿起手机开始对着何宜德拍摄。

何宜德在雪地上跑步,冻得瑟瑟发抖,哭着求爸爸:“爸爸,你能不能抱抱我?”

何烈胜却只说:“快跑,往前跑,快、快、快,往雪地里跑,趴一下,趴下去(做俯卧撑)。”

任凭儿子如何哀求,爸爸都没有抱他。

最后,何宜德都冻哭了,何烈胜竟然还要求何宜德保持微笑,并把视频上传网络。

“裸跑弟”从此火遍网络,也引起中国网友两极对立式的争论:

“父亲对孩子进行了认认真真的训练。”

“这是反人类,最起码是反自然规律的做法。”

外界纷纷扰扰,何宜德的“寒冷童年”并未停止。

2014年“冰桶挑战”火遍全球。

何宜德来到北京燕郊的一片沙地上挑战“冰桶”,拿起装满冰块的冷水朝自己脑门泼下去,瞬间全身湿透。

何宜德伸手做了个胜利的V字,并向陈光标、乐嘉老师等名人发出挑战邀请。

陈鲁豫曾采访何烈胜:

“如果何宜德是一个一生下来就很健康的小孩,你会不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有可能吗?”

何烈胜说:“不可能,出生之前我就已经想好了怎么对这个孩子进行教育。”



3

繁重的“十商学业”,父母育儿理念相左

何烈胜不满足只锻炼儿子的体魄,何宜德的全部生活,都纳入了训练计划。

在何烈胜的规划中,孩子除了要锻炼智商和情商,还必须锻炼体商、德商、胆商、逆商、性商、灵商、志商、财商一共“十商”。

这也让何宜德的“十商学业”越来越繁重,像一台永动机般不停地忙碌,接受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特训。

为此,何烈胜为何宜德制定了详细的日程表。

在那份精确到分秒的计划表里,何宜德早上6点就要起床,一直到晚上8:30,他的每一个小时都被各项“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爸爸像一只不断追赶着我的老虎,我一旦慢了,就会被吃掉!”

何宜德对爸爸十分恐惧。

超负荷的学业,超载的压力,也让年幼的他紧张焦虑。

何宜德4岁时不爱吃苦瓜,何烈胜为了锻炼“胆商”,要求他“克服对苦的恐惧”。

何烈胜亲自下厨做一盘凉拌苦瓜,又让何宜德的妈妈炒了一盘苦瓜,要求何宜德吃完20片苦瓜才能继续吃饭。

何宜德不动筷子。

妈妈心疼儿子,端起苦瓜就走,何烈胜再把苦瓜端回来,强调“苦瓜对身体好”。

两个人吵了半个小时,最后,何宜德还是按照爸爸的要求吃了20片苦瓜。

有一年春节,何宜德跟着爸爸到校长家拜年,何宜德进门时忘记问好,何烈胜怒了,觉得不符合他的“德商”训练。

何宜德当场被罚100个仰卧起坐,一边哭一边做。

校长看不下去了:“大过年的,太过了。没问好就没问好,今后改过来就好了。”

但何烈胜不依不饶:“不行,必须要做。”

何宜德还要接受“性商”训练,何宜德从小便被爸爸告知自己未来伴侣的样子,这样就可以对号入座,恋爱一次便可成功。

何宜德说自己很像何烈胜的“员工”,没有反对权,只能执行命令。

繁重的“十商”训练,经常引起家人们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何宜德的妈妈。

但何烈胜仍然坚持自我:“我是鹰的话,妈妈连羊都不算,是兔子。放任只会耽误孩子。”

妻子曾跟何烈胜沟通:“你一直这么强势地对待何宜德,万一哪天他长大了,有能力反抗你了,你怎么办?”

何烈胜敷衍地说:“没关系,我只养他到十八岁,后面他就自力更生了。不听我的,我也不再当他的教练了。”

妈妈根本不信:“你在家里强势惯了,你会一直干预何宜德的!”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最大的诅咒,就是告诉这个孩子,你得听我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最大的祝福,就是告诉这个孩子,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来。”

“裸跑弟”像个缺少精神生命的木偶,在爸妈喋喋不休的争论中没有岁月静好,只有负重跑步前行。



4

“高效”的人生规划,定制“裸跑弟”的加速人生

通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需要16年。

算上硕士与博士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何烈胜觉得这样太慢了。

何宜德7岁时,爸爸就为他选定了一个人生终极理想:企业家。

何烈胜自豪地说:“我已经为儿子设定好了人生的终点。等别的孩子刚迈向大学时,他已经成为企业领域里的专家。”

何烈胜说这是他深思熟虑、几经筛选后得出的最优结果。

之后许多年,面对“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何宜德的回答始终是“我想当一名企业家”。

然而当媒体继续追问,具体想在什么领域创业时,何宜德则会沉默。

然后扭头看向何烈胜,等待爸爸救场解释。

职业规划已经快到,何宜德还未能理解“企业家”背后的真正含义。

何宜德,也在过快地接受人情世故的熏陶。

晚上8点睡觉前,何烈胜会在何宜德的耳边讲“暗示语”:“何宜德你真好!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爸爸对何宜德的严格是最大的爱!”

到了清晨起床,何宜德也要主动向父母问好:“感谢爸爸妈妈养育了我。”

上学路上,何宜德要跟所有认识的人打招呼。

他还要每天发现并且夸奖别人身上的一个亮点。

每天还要练习如何微笑,如何道歉,如何拥抱、握手,如何道别。

何宜德也被快速催熟,介入商业运作。

被包装成“神童”后,何宜德变成了何烈胜的金字招牌。

何烈胜先后出版了《鹰爸教育》《我是鹰爸》等书籍,开设了“鹰爸公学”,并大肆宣扬他的教育方式。

何烈胜还推出了五花八门的训练补习班,其中有“鹰爸公学神童班”“军事体育训练班”“小领袖特训班”等等。

不少训练班,每人每月收费上万元。

2018年5月,一篇《逃离鹰爸》的文章爆火。

在这篇文章中,“鹰爸公学”被描述成遵从丛林法则的“问题儿童改造基地”,最终因为无资质办学、体罚学生被叫停。

何宜德是他爸爸的作品。

是他爸爸的招牌。

是他爸爸的门面。

但唯独不是他自己。

“鹰爸公学”叫停后,何宜德又转战节目,用以维持流量。

2020年4月,何宜德在节目《一站到底》中介绍自己是“岁月神偷”,每一年都会干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了南京的紫金山,3岁的时候在雪地裸跑,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5岁开飞机环绕北京野生动物园一圈,6岁写自传出书,7岁连续三次穿越新疆罗布泊,8岁考入南京大学,9岁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获得三次冠军,10岁一年通过20门自学考试课程,11岁大学毕业,12岁参加《最强大脑》,13岁修完MBA工商管理硕士的12门课程……



但这是真的吗?

水分有多大?

漏洞百出,处处BUG,外界对这份“完美履历”的质疑从未停止过。

大家发现,徒步暴走只是步行十几米到上百米的循序渐进;开飞机只是在教练陪同下体验飞行而已;考入南京大学不是全国统一高考,而是继续教育学院的自考;当被提问“唯物主义”“主观能动性”这些概念时,“裸跑弟”只是一知半解,回答时支支吾吾。

“文曲星人设”越完美,就越容易让人质疑在“炒作”。

在父亲疯狂的拔苗助长下,“裸跑弟”没有半点稚嫩,早已老气横秋。

乐嘉老师告诫他:“我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讲小孩说的话。”

何宜德来不及“讲小孩说的话”,他像是一个被设置了程序的机器人,遥控器则掌握在爸爸手里。

而何烈胜一直摁着“快进键”,一键定制儿子的“加速人生”。

5

2021年,13岁的何宜德自称,已被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录取,攻读商业管理博士,或成年龄最小的在读博士生。因为疫情原因,暂时只能在国内上网课。

2023年的春节,何宜德又宣布,自己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后入站申请录取通知书,将赴剑桥学习自己的博士后课题。



但细心的网友发现,录取通知书上写着:

“这个项目的培训周期是从2023年4月16日到4月22日。”

这再次引发质疑:

“7天的博士后?能创造出什么科研成果?”

“到底要炒作到什么时候?”

“欺骗天下人,就为了维持天才儿童、鹰爸人设,把所有人看成傻子么?”

而在种种非议中,那个被绑架着推到台前的孩子,还是他自己吗?

儿童心理教育学家余伟老师说:

“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成为最好的自己,你不需要成为你爸爸想的那个人,也不需要成为你妈妈想的那个人。”

何宜德有一个健康的妹妹。

当何烈胜想要把教育模式复制到妹妹身上时,妹妹强烈反抗。

何宜德也十分反对。

如果真的好,为什么反抗与反对?

《奇葩说》曾有一期辩题: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鹰爸肯定会说:要。

但黄执中老师说:“在人生的时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这就是完美的人生。”

人生百态,世态万千。

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绽放,活出自己的样子。

而父母适度放手,尊重孩子的命运,或许,孩子可以更真实,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和呼吸的空间。

“裸跑弟”的教育,当然算不上成功。

更不适用所有人。

我们一定要记得,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帮助他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己,更幸福地生活。

现在,“裸跑弟”的人生还在继续。

争议也在继续。

时间终究会告诉鹰爸们,过度干涉孩子,不是爱,也不是帮助。

它是拔苗助长的催熟,是无视成长规律的暴力,是贩卖焦虑换取流量的商业密码,是欺名盗名的阴谋。

归根结底,当孩子不被视为人,“教、育”二字,早已没有了意义。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1/07/125355970.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