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结束了 台湾内部分歧严重 未来仍无定数

纽约时报中文网 0

我的家乡台湾是自由、民主和包容的光辉典范。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开放的社会之一、全亚洲最高的女性议员比例,以及一位跨性别政府部长。几代人的辛勤劳动、明智的政策和创业精神为我们带来了令人艳羡的高生活水平,也使我们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全球中心。

当台湾大选于周六举行,我是带着一种真正的担忧去投票站的,这种担忧关乎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能否保住和维持所取得的成就。

台湾的发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美两国数十年来的稳定关系。但随着这两个全球对手陷入不信任和竞争的局面,这种稳定正在迅速消失。两国在不断恶化的关系中采取的措施正在威胁台湾的韧性、创新能力,更重要的还有我们的人民在这一挑战中保持团结的能力。中美竞争的最终输家可能会是台湾。

台湾在美中间周旋的难度越来越大。一边是中国,它与台湾的最小距离仅130公里,对我们构成了存亡威胁。自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共产党的胜利迫使曾经统治全中国的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以来,中国和台湾在政治上就处于分离状态。

与无数台湾人一样,我是在中国军事入侵的威胁下长大的。在念书时每周都要参加的演习中,我们会练习如何在袭击发生时躲到小木桌底下避难。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和习近平主席一心想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北京已从试图赢得台湾民心转向了经济胁迫和军事威吓,这只会进一步加剧危机。

但讽刺之处在于,我们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与中国密切的经济联系。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开放经济,此后台商纷纷涌入大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中国既是台湾的威胁,也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另一边则是美国。虽然在1979年改变了对台湾的外交承认转而与中国建交,但美国仍是台湾重要的经济伙伴和军火供应方。拜登总统曾多次承诺,如果中国袭击台湾,美国将帮助保卫台湾。但台湾民众对美国的承诺存有疑虑。

中美在关键战略技术——尤其是半导体——供应上的竞争也把台湾夹在了两难之中。美国对中国禁售某些高科技产品,台湾制造的部分产品受到影响,为了防止其产品进入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还被迫到美国境内耗巨资建厂。这些政策或许对美国有所助益,但却损害了台湾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及其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台湾实际上是困在了两个不可靠的伙伴之间。

蔡英文总统之所以能赢得两届任期,部分原因就是她在中国日益严峻的威胁面前坚持台湾独立自主。但许多选民如今认为,她让台湾和美国走得太近,有激怒中国并让台湾承担罪责的风险。在大选中竞争取代蔡英文的人选包括她的现任副总统、与她同属民进党的赖清德,以及反对派国民党的侯友宜。赖清德在大选前的民调中略微领先。

几十年来,两党在台海关系问题上始终争论不休。民进党认为台湾是实际上的独立国家,自诩为最致力于保护台湾主权不受中国胁迫的政党。国民党认为,搞好与中国的关系才能确保台湾的和平与繁荣。但民众——尤其是年轻选民——对两党日益厌倦,加之在台湾未来问题上愈发严重的分歧,让呼吁变革的台湾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成为了声势浩大的第三方势力。

尽管存在中美可能爆发冲突的担忧,但本届大选(包括台湾立法院选举)的结果,可能取决于如何解决困扰许多高收入国家的严重内部问题,民进党在过去八年执政期间因为未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而受到了批评。选民们担忧的是房价飙升、薪水增长滞后、台湾能源未来,以及如何制定政策帮助应对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缓慢等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共识,但共识可能很难达成,因为近来的趋势表明,没有哪个政党能获得决定性的权威。

所有这些问题都意味着台湾承受不起中美竞争所导致的进一步损害。

台湾的新总统需要懂得如何与中美合作,实现经济多样化,建立更牢固的国际贸易联系,同时维持台湾与中国重大经济关联的稳定。但我们选出的总统能否成功驾驭这种复杂局势还远没有定数。长久的外交孤立导致台湾缺乏在国际问题上经验丰富的政治领导人。总统候选人全是现任或前任市长,他们缺乏外交政策方面的专长。

外部威胁能团结一个国家,也能削弱一个国家。台湾内部的分歧已经十分严重,这不仅涉及如何处理跟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关乎岛内问题。而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猖獗放大了分歧,这些信息被认为来自中国,意在削弱民众对台湾民主制度的信心。台湾就这样在最需要团结的时候分裂了。

在周六的大选和未来,台湾人民能否团结起来,真正面对这些问题,可能将决定台湾令人钦佩的成就究竟是得以维系还是会逐渐消失。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1/16/125370652.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